面對超萬億元規模的中國境外消費熱潮,國務院日前出臺了一攬子提振國內消費的政策大禮包。昨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例行吹風會上,財政部、海關總署、商務部三部門亮出了外界期待的降稅、調稅、免稅、退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提振國內消費需求是此次國務院政策措施的重點。最先亮相的降稅政策將從6月1日起開始實施。我國將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商品的關稅平均降幅超過50%。
或為國際品牌降價原因
財政部25日宣布關稅下調消息后,全球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26日迅速做出反應,明確表示將下調大部分進口產品的價格,這意味著其在華銷售的多個品牌包括蘭蔻、碧歐泉等將全面調整價格。27日,另一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集團也宣布在華產品調價計劃。
有分析人士認為,部分國際品牌近期在中國市場頻頻降價,固然與其在華市場戰略調整有關,但時機選擇耐人尋味。此次國家大力度下調關稅,或許成為降價的導火索。
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此次降低關稅鎖定14類商品,平均超過50%的降幅力度超過以往。其中西裝、毛皮服裝等進口關稅由14%至23%降到7%至10%;紙尿褲進口關稅由7.5%降到2%;短筒靴、運動鞋等進口關稅由22%至24%降到12%。
將增設進境口岸免稅店
在降低關稅的基礎上,國務院還將結合消費稅改革調整消費稅的征收范圍。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在已取消小排量摩托車、汽車輪胎、車用含鉛汽油、酒精消費稅的基礎上,一方面擬將部分高檔消費品和高檔服務納入征收范圍;另一方面擬結合消費稅改革的方向,考慮到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習慣改變等因素,調整化妝品征收范圍。
免稅店越多,消費者購買境外商品越受益。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培軍說,我國將根據企業的意愿和口岸布局的需要,恢復和增加進境口岸免稅店。他透露,我國將根據出入境的旅客流量,結合區域布局,準備先增設若干機場的進境免稅店,在加強進境物品限額管理的基礎上,合理擴大我國公民需求量較大的免稅品種,適度提高免稅購物額,方便消費者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買國外產品。
吸引境外游客在我國境內購物消費也是擴大消費的重要目標。史耀斌說,我國將推進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
家門口可買便宜洋貨
海外搶購化妝品、箱包、馬桶蓋、電飯煲……去年中國游客海外消費高達上萬億元,境外掃貨熱潮的背后,部分進口商品國內外價差大是重要原因。
有消費者算了一筆賬,海外購買一瓶50毫升的契爾氏面霜22歐元(約150元人民幣),國內專柜價300元,差價達到一倍。
分析人士認為,國務院減稅等“一攬子”政策對于提振國內消費是否有效,關鍵看能否縮小進口商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價格差。
“稅收對商品價格肯定會有影響,但不是唯一因素。”史耀斌表示,不同品牌地區間的定價差異、從進口地到消費地的物流運輸成本以及中間商的管理成本費用等都將影響進口商品的最終價格。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認為,目前,國內消費者逐步回歸理性,炫耀式消費需求縮小,倒逼品牌商降價;伴隨商品領域的開放,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渠道越來越多,加上中國自有品牌的崛起,市場競爭也促使外國品牌開始降價。
“這些措施再加上進口關稅下調,都有助于減少同一產品在中國市場和國外市場價格差距較大現象。”王受文表示,隨著“一攬子”政策的實施,消費者有望在家門口買到便宜的外國商品。
下一個主題: 泰國為兒童搭乘摩托車立法
上一個主題: 跨境電商正“蠶食”中國制造